砂面劑中氟化氫銨的含量對鋁型材砂面后的質(zhì)量影響很大。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濃度低于0g/L鋁型材砂面不明顯,表面的機械紋、劃傷痕跡不能消除,氧化后氧化膜缺乏立體感。濃度高于0g/L時鋁型材砂面易形成點狀過腐蝕,砂面不細致,顏色發(fā)暗,有掛灰,表面的機械紋也不能徹底消除,只有濃度在60~80g/L時,鋁型材砂面細致,自然流暢,細膩飽滿,氧化后氧化膜有較強的立體感。這是因為砂面劑中氟化氫氨中的氟離子對鋁表面的鈍化膜有極強的滲透性能,在鹽類溶液中對鋁有顯著的孔蝕作用,同時氟離子對硅有特殊的溶解能在砂面酸蝕劑濃度為25~35g/L、氟化氫氨濃度為60~80g/L時,對不同溫度和時間做了大量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時間低于3min,溫度低于40℃時鋁型材砂面不明顯,時間高于5min溫度高于55℃時易過腐蝕。

除油不干凈的鋁型材砂面后個別地方易過腐蝕,得不到均勻的砂面,影響產(chǎn)品的裝飾性能。根據(jù)氧化膜的形成機理,膜的成長速度取決于膜的溶解和形成速度的比率,一般陽極氧化時,為了加快槽液中電解質(zhì)的傳遞過程,促進膜的生成,采用較濃的硫酸,但同時硫酸對氧化膜的溶解作用隨濃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一般硫酸型陽極氧化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5%~20%,硫酸濃度變化范圍較大,但在本工藝中若采用一般硫酸型陽極氧化的質(zhì)量分數(shù)時,產(chǎn)品的裝飾性能嚴重降低。因此為了獲得砂面均勻本色耐磨產(chǎn)品,應采用硫酸濃度較低的氧化液。

通過測定氧化膜的厚度和硬度表明,在低溫時獲得的氧化膜較厚,硬度也較高,但隨著溫度升高氧化膜的厚度和硬度有所降低,且形成一層疏松的氧化膜使表面掛灰,影響鋁型材的表面裝飾性能。這是因為氧化液溫度高硫酸對氧化膜的溶解增強,對鋁型材產(chǎn)生過腐蝕。
工件裝夾不夠牢固,所獲得的氧化膜輕者會出現(xiàn)發(fā)白或彩虹色,重者有可能被腐蝕。
懸掛在槽內(nèi)的工件之間間距不宜過近,更不允許互相碰撞,否則,砂面膜有可能被劃傷而不均勻,甚至有可能被燒毀。

對6063鋁型材,為了獲得砂面均勻本色耐磨的產(chǎn)品,化學砂面工藝中應嚴格控制氟化氫銨的含量,陽極氧化時應采用硫酸濃度較低、溫度較低的氧化液。
本文來源自鋁友社區(qū),圖片源自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